應城石膏又純又白,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,在全國享有盛名,這個地方有“膏都”之稱。
關于石膏,有一段神奇的傳說一直在廣泛流傳。
傳說,很早以前,應城西北有座天靈山,山水濃蔭覆蓋,云霧繚繞。天靈山下住著一個貧窮的孩子叫柴娃,他手腳勤快,心地善良,又特別講孝心。柴娃的爹娘在世時,自己忍饑挨餓,把砍柴換來的一丁點吃的都供奉給父母。爹娘死后,無錢安葬,就把父母合葬在天靈山的山洞里,自己在洞里守孝三年。有一天,柴娃砍柴回來,發現山洞里白晃晃的,進去一看,從洞穴的最里頭一塊石頭上,長出一砣潔白的東西,那東西熱氣騰騰,香氣撲鼻。柴娃壯著膽子走攏去,禁不住用舌頭舔了一下那東西,覺得又香又甜又軟,味道可口,心中大喜。不管三七二十一,就大口大口吃起來。真怪!不管怎么吃,那東西老是那么長,一直等到他吃得飽飽的,才一下子不見了。第二天,柴娃砍柴回家,那東西又出現了。從此,柴娃白天上山砍柴,晚上回來也不用為吃飯發愁了。
不知是什么時候,這事傳到了山下,財主知道了洞里有一種可以吃的“石糕”寶物,就帶著一批狗腿、家丁上天靈山,逼柴娃交出寶物,柴娃任他們怎么拷打也不吭聲。貪婪的財主惱羞成怒,就叫家丁在天靈山上掘地三尺,一定要把寶物挖出來。。眼看就要挖到柴娃父母的墳前了,突然旋風四起,電閃雷鳴,“轟”的一個炸雷,洞里又現出了潔白的石糕,但眨眼功夫就不見了。財主索性雇人來挖,誰知挖地一寸土長二寸、挖二寸長四寸、挖呀挖呀,挖了三年六個月,累死了三千六百人,土越挖越厚,終究沒有把寶物挖出來。傳說這石糕是柴娃父母憐憫兒子而變化出來的,石糕的味道之所以甜美,是因為里面滲進了母親的乳汁。后來玉帝為了懲罰財主的貪心,就命令操山之神長出厚土把石糕藏起來。石糕就離地面幾十丈深了,而且慢慢變得堅硬、苦澀,于是成為了今天的石膏。